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朱德君从事专业临床腰间盘突出诊治工作39年,擅长诊治各种类型颈、肩、腰、腿疼痛、麻木、颈性头晕,软组织疼痛等各项颈椎病、腰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骨质增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骨科常见疾病等疑难病。
曾担任解放军总后勤部161微创骨科首席会诊专家,在各类常见骨病和腰间盘突出的诊疗康复上拥有独到的诊断及治疗理念,以丰富的临床经验及独特的理疗视角,掌握多种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手段施治,深得患者的信赖好评。
经常听到在办公司的年轻人说“哎呀,我起不来了,腰痛”,这就是腰椎在给我们发信号,告诉我们要注意保护腰椎了,但已经患有腰间盘突出了该怎么办!不去管它,它会自愈吗?看看成都西部腰间盘突出研究院朱德君医生怎么说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有过腰突经历的人都知道,这种疾病轻则引起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活动受限,重则无法下地活动,生活无法自理。适合专业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地治疗和缓解这种疾病的痛苦,但是很多患者对于患有腰突是否需要去医院治疗心存疑虑。因为“听说很多人长期卧床可以躺好”。
腰突会不会自愈
如果要是有患者问椎间盘突出能不能自愈,回答是可以。但是会加一个修饰词,“有一定几率”。椎间盘突出的自愈永远是一个概率问题,客观地说,确实有很小很小一部分人能通过保守治疗达到吸收自愈。2016年著名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个病例报道,一位29岁的年轻女性患有巨大的腰5骶1突出,通过物理康复治疗和硬膜外激素(传统的封闭),5个月后复查发现突出吸收了,症状也缓解了。
但是,即便是著名的医疗期刊,只有两张图片也不能让人完全信服。配图上骶管囊肿,明显不一样大小,出现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两次检查的截面不一样。一个球体,当中切的是最大的截面,往边上切的截面自然就小了。同理,该病例的突出也是类球体的,往突出的边缘切,那这个截面自然看着就小了,很容易造成一个突出被吸收的假象。根据骶管囊肿的不一样,以及后面的棘突位置,可以推论两次不是严格意义的同一截面。所以,需要抱着怀疑的态度来看这个病例。
退一步讲,病例报道有它本身的特殊性,言下之意就是椎间盘突出吸收是一个非常小的概率事件,大部分人很难吸收。当出现某某通过保守治疗而吸收了,那自然是比较特殊的情况,甚至可以上新闻了。能吸收的自然皆大欢喜,但若是人人都抱着这种心态而耽误正规治疗,是非常得不偿失的。就像买彩票确实能中头奖,但一个人放弃了工作,整天指望着中彩票来发财,可行吗?
所以不能完全抱着权威研究的结果说椎间盘能自愈、能被吸收,也需要关心病例报道的证据等级。这并不能和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结果相比。只能说是有一定几率,但我们并不能患有侥幸的心理,当我们患有腰间盘突出时一定要及时进行诊疗,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