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规范
一、有限空间定义与分类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受限但人员可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主要包括:
1. 密闭设备类:储罐、反应釜、压力容器、管道、锅炉等
2. 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隧道、化粪池、沼气池、污水井等
3. 地上有限空间: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料仓等
二、气体检测规范
1. 检测顺序:先检测氧气含量,再检测可燃气体,最后检测有毒气体
2. 检测位置:应选择空间上、中、下三个点位,重点检测通风不良区域及气体易积聚部位
3. 检测标准:
o 氧气浓度:19.5%-23.5%为正常范围
o 可燃气体:5
o 有毒气体:硫化氢7ppm,一氧化碳25ppm
三、作业过程安全控制
1. 人员管理
o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项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o 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比例不低于1:1,监护人员不得离开作业现场或从事其他工作
o 禁止携带火种、易燃易爆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o 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防化服等)
2. 作业控制
o 严格遵守作业方案,不得擅自改变作业内容和范围
o 保持持续通风,通风设备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o 使用的电气设备必须符合防爆要求,临时用电需办理用电许可
o 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许可证,清除周边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
o 作业人员身体不适或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时,应立即撤离至安全区域
3. 通讯联络
o 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保持实时通讯(对讲机、有线通讯装置)
o 确定联络信号(语音、手势),每15分钟确认一次状态
o 发现通讯中断,监护人员应立即发出撤离指令
o
四、应急处置程序
1. 紧急撤离
o 发生以下情况立即终止作业:气体浓度超标、通风失效、检测仪器报警、通讯中断、突遇停电、发现不明原因烟雾或异味
o 作业人员立即沿安全绳撤离,监护人员在安全区域接应,严禁盲目进入施救
2. 救援措施
o 启动应急预案,拨打119和120,同时报告单位负责人
o 救援人员必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使用三脚架救援系统实施救援
o 优先采用非进入式救援,确需进入时必须2人以上同行,确保自身安全
o 救出伤员后,立即进行现场急救(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配合医护人员转运
3. 事故报告
o 按"四不放过"原则调查事故原因,记录事故经过、伤亡情况、救援过程
o 24小时内向属地应急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死亡或重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