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广安其它服务

羊肚菌种植技术注意事项

发布日期:2021-11-02 信息编号:13186713
收藏 | 举报

一、栽培季节

羊肚菌是低温真菌,一般气温降到20摄氏度以下,8摄氏度以上都可栽培,从全国大部分地区来说,一般11月份为佳栽培期。

二、栽培方法

(一)栽培原料及配方

用于栽培羊肚菌的原料相当广泛,如稻草、玉米芯、棉籽壳、木屑以及各种农作物秸秆等都可用来栽培。现举几例:

①农作秸秆粉75%,麸皮2岬o,磷肥和石膏各1%,石灰0.5%,腐植土3%;

②木屑75%,麸皮2帆,磷肥和石膏各1%,腐植土3%;

③香樟木屑60%,玉米芯或秆20%,米糠15%,石膏2%,磷肥1%,腐植土2%;

④棉籽壳75%,麸皮20%,石膏和石灰各1%,土3%;

⑤玉米芯80%,米糠15%,石膏石灰,磷肥各1%,土2%;

⑥甘蔗渣和阔叶树叶共95%,石膏、石灰和磷肥各1%,土3%。

以上原料中秸秆应粉碎成屑状,树木枝权应碎成片或块状,玉米芯应粉碎成指头大小。麸皮、米糠应新鲜无霉变,磷肥选用过磷酸钙,石膏选用白色有光亮的。栽培羊肚菌所用木屑尤以香樟好。土以杨树或泡桐树根基部土较好,其次是菜园土,应具有腐植质含量高。

:羊肚菌种植

(二)栽培方式

羊肚菌可采用多种栽培方式,大规模生产可选用袋栽和野外床畦栽培,现分别加以介绍。

1、袋式栽培

选用17厘米x33厘米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聚丙烯,每袋装干料500-600克,拌料前一天将磷肥砸碎过筛,用水溶化,第二天取其上清液去渣,石膏、石灰先与麸皮或米糠混匀后再加入主料中,土可撒在水中与磷肥水上清液混合加入料中,边加水边拌匀,加水量按料水比1:1.3。料拌匀后装袋、灭菌。常压灭菌6-8小时,高压1.5公斤/米’1小时,取出冷却到22℃以下在无菌条件下接入菌种,置18;-22℃的暗室发菌,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再继续培养5-6天,使基质中菌丝量增多,然后脱袋覆土出菇。

2、室内床栽羊肚茵

室内栽培可搭建五层床架,规格与栽培一般常规食用菌床架相同,栽培前室内先消毒,将门窗密封,按10克/米’的硫磺熏蒸杀菌24小时。消毒后,在床架上先铺薄膜,薄膜上覆约3厘米厚的腐植土,泥土在使用前应按100公斤用甲醛5毫升同0.5%的喷洒。喷药后盖膜密封24小时(泥土在消毒前应晒干),摊晾挥发药味,用水调湿以手握成团,触之即散。

将达到生理成熟的菌栽脱去薄膜后,平摆在床架上,袋与袋间距为1厘米左右,海米’菇床可摆放菌袋40个,整床排满后,在其上覆长3-5厘米厚的腐植土,土上再覆盖2厘米厚的阔叶树落叶。

图:羊肚菌种植

三、羊肚菌栽培管理

(一)发菌管理

羊肚菌袋播种后置暗室发菌,温度控制在18~22℃.一般3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袋。当菌丝满袋后再继续培养5-6天,使基内菌丝量增多,然后脱袋覆土出菇。野外床式栽培主要是抓住季节,利用自然温度,再通过人为加以调控在3-18℃之间,以8~12cC佳。畦床栽培后每隔10天揭膜通风1小时,以后管理是保持覆土潮湿不干裂即可,还要防止牲畜践踏,在畦周围设围栏,同时喷洒石灰水和杀虫剂进行驱虫。但千万不可使药液流入料内。

(二)出菇管理

羊肚菌袋式栽培脱袋覆土后在正常气温下约一个月即可出菇。野外畦床栽培到第二年3月中旬气温上升到12-18cC时羊肚菌子实体才开始发生。从栽培到出菇这一阶段主要是保持床面覆土潮湿。具体管理是经常用喷雾器向表面覆盖树叶上喷水,只宜少而勤,切不可使多余水分流到料内。当有部分子实体出土时,应去掉部分树叶,喷洒少量水,如盖膜应将两头掀起,保持空气新鲜,湿度提高到54%-81%,几天后羊肚菌可大量长出。羊肚菌盛产期在3月20日至4月20日之间,温度在12-18\'E是其生长高峰期。

(三)病虫害防治

菌丝生长与子实体生长期都会发生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注意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若发生虫害,在出子实体之前可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5.加工。加工方法主要是晒干或烘干。在进行干燥时注意不要弄破菌帽,保持其完整。可用烘干房或在阳光下晒干,不能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分等级在塑料袋内防潮保存。

(四)羊肚菌营养液

如果您觉得上面关于“羊肚菌种植技术注意事项”描述资料还不够全面,请联系获取广安其它服务更多详细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知了信息网】看到的信息! 你也可以发布其它服务信息让更多有需要的人主动联系你!
本页链接:http://www.zlfind.com/ga/qitafuwu/13186713.html
发 布 IP:
123.52.71.* 郑州市
风险提醒:
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