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滩万亿产业!海外储能市场火爆,国内融资、扩产加速
据悉,全球每年因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接近400亿吨,伴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减少一次化石燃料使用、加快绿色转型无疑是人们积极应对气候危机迈出的关键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刻...
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据悉,全球每年因使用化石燃料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接近400亿吨,伴生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所以减少一次化石燃料使用、加快绿色转型无疑是人们积极应对气候危机迈出的关键一步,在全球范围内大力开发清洁能源刻...
6月19日,水电十局承建的那曲色尼区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诞生了一项新纪录,仅用30天完成11台风机基础浇筑,刷新了全球超高海拔地区风电项目风机基础浇筑“新速度”。国家能源集团那曲色尼区欧玛亭嘎1...
据人民日报消息,今年年底前,我国将建成覆盖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网。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将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多次...
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近日主持召开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全体会议暨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3年第一次全体会议。韩俊指出,要清醒认识保护长江(安徽)经济带生态环境、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为推动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技术的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日前共同推出“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分享观点、对话交流。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孙正运、中国...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举行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及其...
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在京举行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发布会,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研究、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增强东扩及其...
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昨天在合肥举行,会上说明,光伏储能和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将共同亮相,展览面积超30000㎡。安徽商报记者从合肥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7月6-8日,第二届中国新能...
第二届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昨日在合肥举行,博览会将于7月6日-8日在肥举行。与此同时,这一“国字号”盛会也将永久落户合肥,助力合肥打造“全国会展名城”。为何会选择合肥?中国新环会又...
国际能源署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投资报告》显示,到2023年,全球能源投资预计约2.8万亿美元,其中有超过1.7万亿美元将用于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和存储等清洁能源技术。其中,2023年太阳能产业投资将首...
在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过程中,该如何把握好经济发展的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该如何找到突破口?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中国环境报...
2图
2023中国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博览会(原中国污染防治联展)本届展会以“推动绿色发展,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展示面积逾40000㎡,于7月6-8日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此次展会将围绕新能源和节能...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天蓝、地绿、水净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
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了新修订的《生态环境行政处罚办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处罚办法修订严格遵守行政处罚领域的通用规范,同时紧密联系生态环境执法实际,突出...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并正式发布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和2022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在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介绍,2022年,全国生态...
为推进我省环保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保信用评价工作,省生态环境厅起草了《安徽省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保信用评价管理办法》,现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社会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环保...
当前,全球能源模式正在加速变革,能源安全或将面临更加复杂的挑战。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发电体系,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比超过50%。未来可预见,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仍将快速增长,逐步完成能源体系...
01红线一:不制定危废管理计划,最高罚100万元新固废法第78条规定,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首先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其次,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应当报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
“今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8.4%、35.6%、19.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存在科学与政策层面的耦合关系,二者的协同推进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观的应然结果,也是实现气候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现实需要。从价值理念看,协同推进“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