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政府期待:破解秸秆禁烧难
已经连续两年,农民不再为油菜收割后为剩下的秸秆犯难。“机器一路开过去,留在田里的秆只有一小截,一段时间后就会腐化;大部分秸秆被机器切碎后均匀地铺撒在田里,还可以肥沃土壤。”郭树邦只需要把部分长一点的、可能影响下一季度水稻苗生长的油菜秆拣到一旁。
而在其他乡镇,人工收割油菜后剩余的秸秆仍然只能按传统方式直接焚烧。“农忙时候哪有工夫去处理嘛,家里基本用天然气不缺柴烧,一把火烧了最省事。”村民们坦言,大伙也知道野外焚烧会对环境有影响,但找不到其他好办法处理。
秸秆处理方式的变化,是油菜机收的一大收获。红江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到了秸秆焚烧季节,镇上都很恼火,“宣传解释了很多回,一转头就又开始焚烧了,镇上人手本来就紧张,监管起来难度太大。”
90%以上的油菜都是采用机收,机器在收割的时候自然就把秸秆处理了。“农民不用操心,我们也省了心。”,如果全镇的油菜都能采用机收,光从秸秆禁烧来说,镇党委、政府就省下不少人力、物力。
村民体验:效率更高损耗更低
2014年,其实心里有点打鼓,“省是省力,但会不会收的量没我们人工收得多哦?”几乎大部分村民都怀揣着这种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