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跟孩子的先天气质有关,有些孩子天生就比另外一些孩子更外向,更爱交往。Tyikyvc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好的或差的同伴关系往往开始于家庭,父母可能促进也可能抑制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培养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呢?下面小编就为各位家长介绍一些怎样帮助孩子建立“朋友圈”,供大家参考。
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在2到12岁之间,儿童花越来越多的时间与同伴在一起,而与成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当然这必须假定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给孩子创造了足够多的同伴交往机会,帮助孩子打造了一个他自己的“朋友圈”。
1、选择一个配套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
如今很多大城市里的孩子之所以从小缺少玩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现在的邻里关系远不如以前,基本上都是老死不相往来。家长育儿指导,当作为邻居的大人之间都互不交往的时候,即使住在隔壁家的孩子也很难成为自家孩子的玩伴。如果父母选择居住在一个有自己的公园、儿童游乐场、步行街、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的社区,孩子就有充足的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同伴。
2、选择一所寓教于乐为主的幼儿园
幼儿园是孩子迈入的第一个小“江湖”,上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学会交往。而这样的同伴交往机会主要发生在各种玩耍、游戏和活动的过程中,并非一本正经的课堂教学中。家长育儿指导,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的幼儿园以寓教于乐为主,重视户外活动、区角活动,并有自己的某一项或几项特色。
比如运动、科技、阅读等,那么孩子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合作和分享的机会,当然也可能产生更多的冲突和摩擦。而这些都是孩子学会交往必不可少的要素。幼儿园里相处得很愉快的同学也就很容易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3、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
在如今的大城市里,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参加的亲子活动可谓应有尽有,比如阅读、画画、陶艺、手工、合唱、跳舞、钢琴、游泳等。同时,也有名目繁多、各具特色的兴趣班。此外,还有一些面向家长和孩子的公益讲座,当家长听讲座的时候,孩子们就可以一起玩耍。家长育儿指导,如果父母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亲子活动,他们就能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并且在不同的活动中,同伴交往的体验也不一样。
4、每年组织几次大型家庭聚会
亲戚和朋友不一定住得很近,互相之间的关系却比较亲近。一年到头见面的次数不多,但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旦相见就会倍感亲切。家长育儿指导,只要兴趣比较相近,孩子之间很快就会成为朋友。如果亲戚都不在一个城市,可以多带孩子跟同学或朋友家的孩子一起玩。组织一些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大型家庭聚会,这样孩子们能够多呆在一起,稍微弥补独生子女家庭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