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新版ISO9001内审如何审核管理者
建立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并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实施内部审核,成为很多、企业每年的修课。但在实际操作中,内部审核往往忽略对管理者的审核。本文以出入境检验检疫为例,在分析ISO9001:2015标准强化和高管理者作用要求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在内审中实施对管理者的审核。
近年来,出入境检验检疫普遍建立实施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引入管理体系标准规范业务工作和内部管理,以此促依法行政,推进效能建设。为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达到组织所确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否得到实施与保持,检验检疫会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实施内审。在实际操作中,检验检疫的内部审核只关注检验检疫业务和行政运行过程,往往忽略对管理者过程的审核。因此,笔者就检验检疫在内审中如何实施管理者审核谈谈自己的看法。
1、管理者审核的重要
为了体现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积极的角色责任,与ISO9001-2008标准相比,ISO9001-2015标准(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大的变革之一,体现在导入”概念,并在多个方面强化管理者作用。在新版标准的框架图中,成为直接与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相关的性质的要素,展示了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新版标准强调达成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并符合组织的战略方向,这是激励管理者参与和支持质量管理体系的诱导因素。
再如,新版标准五章都是对于管理者的要求,而且是强制要求(5.1.1 a)是直接指明管理者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负责,同时取消了对于管理者代表的要求。可见,管理者的参与和支持是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达成质量管理体系的至关重要因素。
检验检疫高管理者,即班子正职,包括直属检验检疫局局长、检验检疫分支局局长或检验检疫办事处主任,负有总揽全局、协调上下的重要责任,是检验检疫各项事务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到本的工作水平和管理绩效,对管理者作用的审核,是检验检疫内审的关键。
2、管理者审核的内容
新版标准五章标题从2008版的“管理职责”变为,体现新版标准注重,而非的管理等日常作用,即管理者可以执行和具体运作每一个事项,但需要安排、参与和支持相关活动,并且听取结果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绩效的报告;需要基于组织环境,为组织指明方向,并在组织内得到理解和形成共识,进而激发员工为组织创造价值的意愿。
内审中对管理者的审核指向就是要评定其是否在新版标准五章各方面证实领导力和承诺。笔者认为,新版标准五章各条款要求可以直接作为管理者审核的访谈提纲,重要的点是其是否全考虑顾客、员工、供方、及整个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促全体人员理解认同并努力实现本方针目标。具体到检验检疫内审中的管理者审核,至少应涵盖以下10个方面的检查内容。
管理者审核方法以交谈为主。因此,双方都要讲究沟通艺术,共同营造好沟通气氛。内审组将管理者的交谈内容作为评价证据一部分时,还应在审核其他部门时收集有关管理者作用的证据,并评审所收集的证据,以确信息的完整和准。内审组在对上述审核内容进行综合汇总分析后,对管理者对标准的理解程度和作用的发挥程度作出判断,并由管理者代表在末次会上向管理者反馈。这一方面既审核了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同时也是管理者代表进一步掌握管理者工作思路方向、争取管理者支持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