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定期存款、国债等这些传统意义上的理财产品,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阶段似乎有些黯然神伤,而股票和基金的持续熊市,也让很多消费者为了手里余钱的理财伤透了脑筋,不过余额宝等一大批新鲜、便捷的理财产品的出现,加之不断刷新的收益率,让网络理财产品在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截至2014年6月,我国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为6383万,使用率为10.1%。
互联网理财用户数达6383万
各种“宝宝”类产品层出不穷,余额宝展现了惊人的增速。而众筹模式不仅出现在阿里巴巴和影视业,百度、京东等公司纷纷上线,P2P网贷平台也在短短时间里催生了上千个P2P网贷。
伴随着互联网理财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2014年互联网金融爆发出强劲成长力,众筹商业模式频频被报道,被大众认知。与此同时,P2P网贷从业企业规模超过千家,尤其互联网理财产品,发展仅数月间销售就达到上亿规模。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阿里巴巴小微金融旗下的余额宝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的互联网理财产品,随后各种“宝宝”类产品层出不穷。而余额宝也展现了惊人的增速,不到一年时间便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第四大的基金。余额宝一度成为互联网理财的代名词,腾讯的理财通和银行的“宝宝”们也都在紧追不舍,P2P网贷更是呈现井喷式发展。
《报告》分析指出,互联网理财产品用户规模得以快速发展取决于多方面原因,其一从互联网特性来看,互联网的便捷性打通资金链条,降低了理财品管理及运营成本,互联网的长尾效应聚合个人用户零散资金,既提高了互联网理财运营商在商业谈判中的地位,也使得个人零散资金获得更高的收益回报。
河马在线小编小马哥认为,“互联网理财产品是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一次微创新,在便利性和回报率上都有着自身优势。不过,它面临的监管也会更复杂、更严格。”
网络理财比拼收益
目前余额宝收益率下滑至4.2%,银行系‘宝宝’产品开始反攻。而互联网理财保险年化4%-6%的收益率,更是吸引了投资者的眼球,未来巨头们在互联网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然而,关注互联网金融的投资者都会注意到,与去年年底的风光无限相比,近日互联网“宝宝”们的收益持续下滑,一度出现被银行系“宝宝”收益反超的局面。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余额宝为例,今年1月份至6月份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6.5849%、6.1859%、5.6274%、5.2477%、4.8897%、4.5932%,上周更是跌破了4.2%。
而与互联网宝宝收益率持续下跌不同,银行系“宝宝”产品表现却相对强势。进入7月份以来,以中国银行“活期宝”及兴业银行“兴业宝”为代表的银行系“宝宝”7日年化收益大都维持在5%左右P2P网贷平台收益更是普遍达到了12%以上,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和行业自律,P2P收益也将趋于理性,小马哥认为10%-15%是未来P2P网贷的理性收益区位。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P2P网贷等互联网理财将会出现更大的可塑性,但这也必将逼迫传统银行保险业转型,这些巨头们在互联网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P2P网贷未来趋向多样化
人们的理财方式也被改变,并趋向多样化,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很强的风险意识,互联网理财虽然在便捷性方面具备优势,但仍有不小的潜在风险,投资者仍需更加理性,注意风控。
“虽然我的微信理财通里还放着钱,但已经有好几天不看具体的收益了。”深圳市民蔡女士表示,“我知道它的收益一直在下滑,但既然钱在里面放着,也就懒得再去取出来了。”
像蔡女士这样,虽然已感觉到互联网“宝宝”理财产品收益率的下滑,但仍有许多用户并未选择将其抛弃。“我在余额宝里放着的几千块钱都是平常自己要用的,而且放在里面能随时支取支付,就一直这样放着了。”冯先生也如是表示。“使用余额宝快一年了,体验还可以,都感觉已经习惯了,不会为了别的理财产品收益高就赶紧跟过去。”冯先生说。“综合来看,投资者之所以在互联网'宝宝'收益率集体下滑的情况下选择不放弃,主要看中的还是其资金进出灵活、支付便捷等特性。”
或许这就像那些买股票的人一样,股市不好的时候,只要不跌破自己可接受的底线,许多人也不会马上退出来,理财这一块,现在的人们已经变得很理性了。经历了互联网金融市场最近一年的发展,围绕各种“宝宝”的竞争已日趋白热化,人们的理财习惯也在渐渐改变。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后人们的理财方式肯定会趋向多样化。
www.cnhippo.com
官方群:191052467
qq:2927357570
贺小姐:135102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