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郑州其它商务

中学生心理疏导,找河南领先心理专家陈玲先老师

发布日期:2020-05-27 信息编号:12726003
收藏 | 举报

河南领先心理专家陈玲先老师:疫情期间的舒适和自由与进入校园面对中考、高考,这样差距较大的转变让部分中学生无法适应。这部分中学生普遍出现了厌学情绪,严重的出现失眠、逃学等现象。

今天中学生心理疏导专家陈玲先老师和您谈谈期望。被他人期望一般来说是件愉快的事,这表示你不是孤单的,有人关心你,很看得起你。但,被过度期望,就不愉快了。过度期望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可以使你的身心都处于应激状态。从本质上来说,给予他人过度期望,实际上是向他人传递焦虑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推卸责任。比如,你跟朋友在山里碰见老虎,结果他对你说,我很看好你哦,你一定打得过老虎的。说完就躲到一边去了。显然,他在用对你的期望使自己置身事外。在这个极端的例子中,期望变成了谋杀。

日常生活中的过度期望当然不足以构成谋杀,却足以成为施虐。父母期望孩子成才、老师期望学生更有成就,无处不在的期望一旦过度,就变成了虐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很多亲密的关系,最后被强烈的期望拆解得四分五裂。在期望的背后,隐藏着不满意。期望不太大的时候,不满意的程度也较小,所以不易被察觉,也就不易造成伤害。但是,随着期望的增加,不满意也就增加了,到一定程度可以被察觉,就可能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从深层心理学上说,一切过度的期望,在潜意识层面都可能包含相反的内容和作用。例如:一对毕业于著名大学的夫妻,希望孩子成绩好,能够上他们上过的大学。从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们就为实现这一理想作出很多努力。遗憾的是,孩子高考成绩本科线都没达到。

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这对夫妻潜意识里有很多对堕落、失败、无能的恐惧,这些恐惧以“期望”的名义传递到孩子身上,孩子被动地接受了,就如父母潜意识的愿望,把自己变成一个不成功的人。简而言之,所有过度的期望,最后都会使事情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的人,不会对他人有过度期望,也自然不会用期望虐待他人。而一个人能够承担责任的基本前提,就是有充分的自由——奴隶不必承担责任,因为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过度期望,就变成了他人的期望的奴隶,活着的目标,只不过是满足他人的期望而已。过度期望直接抹杀了一个人活着的价值。

怎样才能知道期望过度了呢?很简单,问一问被期望的人的感受就知道了。但遗憾的是,如此简单的事情,却有很多人没有去做。因为他们在过度期望他人的时候,并不知道、也许是不想知道,他人也是血肉之躯、也会有不能承受的期望之重。在这种情形下,我们鼓励被过度期望者的觉醒,觉醒到可以对那些用期望施虐的人说:我也许永远不会像你期望的那么好,但我希望我能够做到像自己期望的就足够了。

河南领先心理咨询温馨提醒:不要让孩子在期望中被虐待、被谋杀......

中学生心理疏导,高中学生心理疏导,初中学生心理疏导

如果您觉得上面关于“中学生心理疏导,找河南领先心理专家陈玲先老师”描述资料还不够全面,请联系获取郑州其它商务更多详细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知了信息网】看到的信息! 你也可以发布其它商务信息让更多有需要的人主动联系你!
本页链接:http://www.zlfind.com/zz/qitashangwu/12726003.html
发 布 IP:
61.52.17.* 郑州市
风险提醒:
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
lingxianxinli

注册时间:2019-11-25

郑州其它商务相关分类
你可能感兴趣
其他人还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