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四下基层”是指领导干部“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它强调领导干部要深入到基层,了解民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提出的密切联系群众的开创性举措,也是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真正实现了党的群众观点与群众工作有机统一。
当前,第二批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扎实推进,“四下基层”是第二批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重要传家宝,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聚焦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推动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人民群众既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变革社会的主要力量。“四下基层”,立足于基层,植根于人民,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彰显着明确而直接的人民至上价值追求。马克思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性作用。习近平同志当年在宁德担任地委书记,不到3个月走遍9个县,在反复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弱鸟如何先飞——闽东九县调查随感》一文,开创了“弱鸟先飞、滴水穿石”“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极大地调动了当地群众摆脱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了强大发展合力。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智慧和力量,领导干部面对现实问题时,要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深入基层一线,直接听取群众意见,从群众身上找思路、求方法、学本领。
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宗旨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四下基层”在方法论意义上,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性和实践指引性,就是要进一步夯实中国共产党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政党性质要求,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把握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和历史前进。我们党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同时也宣传群众、武装群众和团结群众,实践也一再表明,群众的智慧需要凝聚提炼,群众的力量需要组织调动。因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需要走下“神坛”,走向“千家万户”,才能得到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才能始终使我们党具备强大的群众组织力、号召力和凝聚力。
在弘扬“四下基层”工作作风的基础上,要坚持以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为指导,充分运用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其科学性精准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新征程上,要深入挖掘“四下基层”所具有的价值理论与实践伟力,把两者寓于百年大党建设、国家治理现代化以及型塑党员干部个体之中,为更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记党的初心使命、淬炼党的干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