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苏州婴幼儿教育

医生说我家孩子疑似自闭怎么办昆山孩子贵人语迟要着急吗

发布日期:2020-11-02 信息编号:12952577
收藏 | 举报

进入自闭症圈后,经常会听到很多星爸星妈慨叹:我的孩子是自闭症吗?有没有可能是误诊?

抱有此想法的星儿家长,往往并不是新入圈的家长,更多的是那些对自闭症了解较多、已经带孩子进行一段时间康复训练的家长,而他们还有一个更朴素的诉求——希望自己的孩子突然之间就开窍,短期训练就康复了。

01

“高功能”是一种幸运吗?

其实未必!

“高功能”这个称呼,依然是自闭症的标签,而一旦一个群体被贴上了标签,那么,普通大众对待他们的方式就会显得特殊和另眼相待,因为特殊就会把他们当成是“天才”、“神童”亦或是“魔鬼”而出现不公平对待,这恰恰是对自闭症群体的一个极大的误解,这比对自闭症的误诊更可怕!

众所周知,因为不了解,大众对于“高功能”的过分夸大和片面的认识就会将自闭症全部定义为“天才”和“神童”,而选择性地忽略了“自闭症群体中90%之多的患者都生活在无奈中,无法生活自理”。

高功能到底是给了困境中的家长希望?还是给了家长逃避面对现实的理由?这值得深究。归根结底,不论是什么样的认知,其实都源于一个问题:大众对“高功能自闭症”并不是真正了解。

而当一个自闭症家庭的父母逐渐接受家有星儿之后,由此衍生的一个命题和矛盾就是:

“不干预,怕错过时间;干预了又怕是误诊,没必要干预。”到底该怎么做?

与其说他们是不愿意相信,倒不如说是不敢相信这个残酷的事实。

02

“疑似”与“误诊”

还有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幼年时被医院诊断为自闭症,但并没有带孩子进行干预。几年后再去医院复查,医生不再说是自闭症。这是误诊吗?

为什么会出现误诊甚至是错诊呢?因为即使是自闭症也分为轻度、疑似、倾向、边缘性或者典型、非典型的不同。

很多被医生诊断为疑似的“自闭症孩子”,原因是未到3岁,不做明确诊断。3岁前孩子去诊断,也有直接被医生说服回家的,因为完全能确定是不是自闭症。医生给出疑似的诊断,说明有怀疑的成分在里面,至少是处于边缘地带。

而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专家学者对于“自闭症给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无助”等因素的考量,职业素养让很多有责任心和敬畏心的专家学者,在做出最终诊断结论时慎之又慎,于是,就出现了表面上是怀疑和疑似的初步诊断。

但就是这样的疑似和诊断成为了很多星儿家长口中误传的“误诊”甚至是“错诊”。

另一方面,正如一些诊断专家所说,孩子是成长中的个体,和已经定型的成人不同,所以诊断孩子是因为发育问题而暂时落后,还是无法治愈的自闭症,不太容易。

五花八门的结果让家长无所适从或感到迷茫,除了来自权威的诊断,家长可参考的判断不多。

这就出现了一种信息的不对称,以及来自对于医院、医生的权威信任,导致了家长焦虑而又束手无策的矛盾,从而出现了当前自闭症领域存在的误诊和错诊问题。

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也指出,发育迟缓是一个大名称,包含了自闭症、运动障碍、智力障碍、社交障碍以及其他发育落后。发育迟缓如果仅仅是语言发育迟缓或运动发育迟缓,问题的确小一点。但如果是很多领域,例如智力、运动、语言、社交都落后(这很常见),其实问题可能比自闭症还严重,恢复起来更难。

这当然是两种很难界定的病症。可是,正如很多家庭带孩子去医院诊断,本身来说,孩子是出现了一些不同于或者说是落后于同龄孩子的“缺陷”的,比如“孩子3岁了依然不会说话”、“总是自言自语、有自伤行为”、“不喜欢和同龄孩子玩耍”等等。

这其实就是一种信号,根本不是老人所说的“贵人语迟”、“孩子再大一些就好了”之类的自我麻痹。

总是怀疑误诊?其实你只是不愿意面对现实罢了。

救救自闭症孩子,不如先让父母觉醒!

联系人:王老师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花桥镇伟鹏商务大厦3栋301室

如果您觉得上面关于“医生说我家孩子疑似自闭怎么办昆山孩子贵人语迟要着急吗”描述资料还不够全面,请联系获取苏州婴幼儿教育更多详细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知了信息网】看到的信息! 你也可以发布婴幼儿教育信息让更多有需要的人主动联系你!
本页链接:http://www.zlfind.com/su/yingyouerjiaoyu/12952577.html
发 布 IP:
106.40.180.* 呼伦贝尔市
风险提醒:
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
qzxqzx123123

注册时间:2020-10-17

苏州婴幼儿教育相关分类
你可能感兴趣
其他人还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