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心理学传入我国是在清朝末年。它研究人在社会实践中认识、情感、意志和个性特征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波折,导致公众对心理学全面认识还存在某些差距,形成了一些误区,有必要逐一理清,还心理学的真实面貌。
一、认为“读心术”就是心理学。吉普赛“读心术”是一种数字游戏,通过对人的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来判断对方内心活动及细微的动机。懂“读心术”的人一般能察言观色窥视人心,充其量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心理学却是一门系统的科学知识,通过实验、测量、观察、个案分析等方法获取资料,得出有理有据的结论,其可靠性是“读心术”无法比拟的。但是,在心理知识的应用中,与一个人接触后了解了他的言行,从心理投射中可以大致分析其心理活动状态,那是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
 二、认为“星座”就是心理学内容。生活中常见有人相信“星座”,并拿它与心理学划等号。很多人认为星座很准,能识透人的性格,真是这样吗?有属双鱼座的人,在网上查了15项个性特征和习惯的内容,有想象力、表达爱情、感情、渴望、受骗、喜欢、害怕、寻求、有利条件、不利条件、弱点、假期生活、开支、喜欢的花、喜欢的场所等。仔细分析,发现有8项内容符合或基本符合,有7项完全不符合。可以这么讲,每个人都应有自知之明,知晓自己是谁,能做什么,在做什么。星座相关的描述并不能完全揭示一个人的特点,它只能是一般性的、粗略的而缺少对个体特殊性的描述。
心理学中有一个巴纳姆效应,是指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就能十分准确地代表自己的特点。如果对星座信服得五体投地,那就陷入了巴纳姆效应的误区。生活中相信算卦也是这种误区的实例,算卦先生说:“你善良、热情,说话直来直去,容易得罪人……,近日出门注意防止交通事故”。谁都认为自己“善良”,这点正合心意。“容易得罪人”也对,说话技巧再高的人,也会有言辞不合对方口味而引起反感的。“防止交通事故”适用于任何人,不仅近日要注意,永远都要注意。以上结论适合张三,也适合李四。接受了算卦先生的心理暗示,相信这一卦的说辞,就掉进了巴纳姆效应的误区。
 三、心理治疗就是“催眠术”。催眠是生理上的放松状态,能使注意力变窄,意识的主动性降低,通过催眠可以戒除不良习惯、减轻焦虑、改善抑郁心情等。它只是一种治疗技术,有特定的适应症,而且,在人群中有15%的不适用于此法。而心理治疗的方法约有一百多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四、会“解梦”就是心理学高手。心理学以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个性特征、行为等为研究对象,并没有把梦作为主要研究内容,而解梦只是其中一个细小分支,会解梦不一定就是全面发展。如同一个学生篮球打得出色,不一定德智体美劳样样都行。
 走出对心理学认识的误区,有助于消除对心理学的神秘感,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自然科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