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知了信息网,知了网免费发信息!

石家庄医院/康复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该如何预防?建议转给家人朋友看看

发布日期:2020-09-03 信息编号:12872316
收藏 | 举报

引起胃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个容易被忽视——幽门螺杆菌。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或幽门螺旋菌,英文名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它会引起胃黏膜轻微的慢性发炎,甚或导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胃癌。

感染后,大多数人无明显症状,有的会因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表现就诊,症状包括腹痛、腹胀、反酸、嗳气等。

近一半国人被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人类常见的慢性感染之一,其进入人胃内酸性环境后生长繁殖,会引起组织损伤,诱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

我们的胃是一个高酸环境,一般情况下细菌很难在里面生存,但幽门螺杆菌是个例外,它能顽强地待在胃中,给身体捣乱,还会通过餐具、食物等进行传播。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大部分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如不经治疗,部分患者会慢慢演变直至胃癌。

幽门螺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很高,目前我国近一半人群感染,多数患者在儿童期就被感染了。

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4件事染上幽门螺杆菌

俗话说,病从口入,对于幽门螺杆菌来说也是如此。

在餐桌上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吃进去的细菌”,它的传染性很强,常见的传染方式是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此类食物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生吃

很多人钟爱西餐、日餐,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接吻

唾液中也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如果情侣深度接吻,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将畅通无阻。

5个细节预防感染

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根除。

建议以下6种情况根除幽门螺杆菌:

? 明确的消化性溃疡;

? 胃淋巴瘤;

? 胃癌;

? 胃大部切除术后;

? 长期服用镇痛药、计划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 患有不明原因的血液病。

预防幽门螺杆菌,重要是管好个人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1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须洗手,避免幽门螺杆菌传播。情侣间亲热前,要充分清洁口腔。

2

不要“口对口”喂饭

杜绝用嘴喂孩子,儿童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易感人群。

还有人会不自觉地用舌头感知食物温度,或在喂奶前先用奶嘴尝一口试试温度,有些家长还会跟孩子吃同一碗饭,这些习惯都应该摒弃。

3

采用家庭分餐制

如果家庭成员中有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一定要分餐,并用公筷、公勺盛饭夹菜,不要相互夹菜,餐具要定期煮沸消毒20分钟。

同时,应尽量减少在外就餐,并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4

注意饮食卫生

蔬菜、瓜果要洗净或削皮,不吃半生不熟的肉类,不喝生冷水。

不吃太烫的东西,特别是火锅、烧烤,以及酒和辛辣食物,它们会刺激胃黏膜,降低其抵抗力,从而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创造条件。

5

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4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要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对于年龄大于35岁、有胃癌家族史、有上胃肠道相关症状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进行胃镜检查,以了解胃内情况。

如果您觉得上面关于“什么是幽门螺杆菌?该如何预防?建议转给家人朋友看看”描述资料还不够全面,请联系获取石家庄医院/康复更多详细资料,联系时请说明是在【知了信息网】看到的信息! 你也可以发布医院/康复信息让更多有需要的人主动联系你!
本页链接:http://www.zlfind.com/sjz/yiyuan_kangfu/12872316.html
发 布 IP:
222.222.52.* 石家庄市
风险提醒:
让你提前汇款,或者价格明显低于市价,均有骗子嫌疑,不要轻易相信。